• 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资讯 > 正文
  • 绘就农业农村新画卷——达州现代农业发展纪实

    来源: 本站原创      2020-08-21 15:48:13
    字号: T| T

    在开江县任市镇三清庙村民生渔业公司的小龙虾养殖基地里,波光粼粼的水面下有着上百万斤的大闸蟹、小龙虾和珍珠蚌等“稻田+”立体混养产品。8月19日一大早,民生渔业总经理吴贤进便蹲在田坎边查看大闸蟹的长势。

    “这段时间正是大闸蟹最后一次脱壳的关键期,下月中旬就可以上市了,今年大闸蟹产量估计有80余万斤。”吴贤进告诉记者,早在6月10日,小龙虾就开始销售了,现在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。

    开江县“稻田+”现代农业循环种养模式,只是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。

    今年上半年,达州“三农”工作成效显著,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1%以上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6%以上,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;全市生猪存栏242.69万头,能繁母猪存栏23.4万头;生猪出栏168.7万头;引进华西希望、温氏集团等“三类500强”企业5家入驻……一串串数字背后,不仅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喜悦,更是我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阶段性成果的体现。


    “硬核”举措

    稳住农业基本盘

    守好百姓的“米袋子”“菜篮子”,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。

   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,打破了经济社会的运行秩序,也给农产品生产供应造成不同程度影响。疫情发生后,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“农业多贡献”决策部署,努力克服不利影响,主动担当、创新作为,重点突出粮食安全和生猪保供,切实抓好动植物疫情防控和森林防火,提前谋划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,稳住农业基本盘,增添发展底气。

    年初,我市印发了《达州市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年实施方案》《“15+1”个扶贫专项2020年实施方案》等文件,对今年6763名计划脱贫人口分解到户到人,截至目前,全市7个县(市、区)全部脱贫“摘帽”。

    完成“硬核”指标,更要配套“硬核”措施。

    在达川区麻柳镇烂泥湖村高标准农田,记者看到纵横交错的农田路,成片橙黄的稻穗即将迎来收割季!“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理念,按照旱涝保收、宜机作业的目标,到9月底,全区将建成64.46万亩高标准农田。”达川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张伟表示。


    截至目前,全市高标准农田29个项目完成进度98.79%,进度全省领先;同时,压实扩种责任,创新整治撂荒举措,大力推广良种良法,持续提高粮食产能。

    特色产业

    蹚出乡村振兴路

    生猪产业是我市四大主导农业产业之一,位于达川区麻柳场镇的丽天牧业基地,是正在建设中的“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扶贫项目”。该基地的川东北生猪交易平台,是“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扶贫项目”一项重要内容,立足于达州生猪产业,兼顾川东北生猪生产,按照“线上交易+线下交收”电子商务模式、交易标准、交易规则,创新开展生猪活体及产品电子交易。据了解,该交易平台力争三到五年,让在线生猪交易量达到本区域流通量的10%以上,交易规模达到10亿级,切实提升达州生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。

    据悉,按照引育结合的思路,我市成功引进了华西希望、温氏集团等5家“三类500强”企业入驻,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83家,规上集群产值突破300亿元;“巴山食荟”区域公用品牌已初核公示,成功创建巴山雀舌、东汉醪糟、绿升牌橄榄油和宕府黄花等中国驰名商标4个,累计创建农产品品牌409个、“三品一标”260个;组织农产品企业出省门、迈国门,积极参加各类展会,让农产品进入全国一二线城市,花萼食品、东柳醪糟、玉竹麻业等企业产品还远销荷兰、美国、俄罗斯、欧盟、日本等国家和地区。

    农文旅融合

    助推乡村美丽

    漫步在达川区万家镇五洞村新农村聚居点,青瓦白墙整齐划一,门前屋后的道路平整宽敞。2018年,万家镇被确定为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试点建设乡镇。近年来,该镇以农业产业、休闲康养、乡村旅游为引领,坚持科学规划,着力生态宜居,充分考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。通过集中建设幸福美丽新村、大力发展各种产业、积极拓展旅游发展空间,该镇涌现一大批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的幸福美丽新农村,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,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一匹“黑马”。

    “今年没有出去打工了,现在老家房子漂亮了,环境又好,游客多了起来,日子也过得一天比一天好。”该村村民邓应晨说道。

    近年来,按照“结合地域特色、注重示范引领”思路,我市注重突出川东北区域特色,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,成功打造“青宁云门天寨空中草原”“巴风古韵杏福双桥”特色村落、万源特色茶文化小镇等示范点,通川区成功创建为乡村振兴省级先进县(市、区),川东北五区33个县中仅该区获此殊荣。

    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在大巴山的土地上,一幅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生活富裕的现代农业农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
    声明:本媒体部分图片、文章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人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站删除。